首页 > 资讯频道 > 资讯 > 社会

老人捡破烂挣钱收养残疾弃婴 去世后女儿接力

河南热线 时间:2014-05-10 09:39:06

来源:大河报
阅读:

老人捡破烂挣钱收养残疾弃婴 去世后女儿接力

2.拥军母亲白桂芹在看全家福

老人捡破烂挣钱收养残疾弃婴 去世后女儿接力

3.坚强母亲李凤莲与她的儿子

老人捡破烂挣钱收养残疾弃婴 去世后女儿接力

4.接力母亲刘雪燕照顾小路奇

写在前面

妈妈的时间去哪了?

“柴米油盐半辈子,转眼就只剩下皱纹和白发,生儿养女一辈子,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……”央视马年春晚上一首《时间都去哪了》,唱出了多少人的感怀和惆怅。当我们从儿时蹒跚学步到成年步履匆匆,却不知她的黑发何时白了;当我们从懵懂少年到青春韶华,却不知她的双眼何时花了。

妈妈的时间去哪了?是你面前喋喋不休的唠叨,是菜场里一毛三角的斤斤计较,还是你起床时氲着热气的饭菜?母亲节将至,让我们跟随记者一起看看这群普通母亲的时间去哪儿了,细数皱纹和白发间的无言母爱,道一声:“爱你,妈妈!”

明天是母亲节,今日本报为您讲述4位洛阳母亲的故事,也许很平凡,但传递出的母爱却真挚无私。在此,向所有母亲说一声:“妈妈,节日快乐!”

百岁母亲——武桂英

每次儿子回家,她都提前准备做儿子最喜欢的饭菜

□记者李韶萌文图

本报讯家有一老,如有一宝,而栾川狮子庙镇的武桂英老人,却是全村人的“宝”。今年104岁的她,是全家近三十口人的主心骨,更是全村驰名的“背后一勺子”。

1910年出生的武桂英,育有三女二子,长子已年逾古稀。昨日中午,记者赶到她的家时,身着布衫一尘不染,银发满头挽成发髻的武桂英,起身走进厨房。“走恁远路肯定饥了,我去下碗面条。”老人面带笑容,边走边说。

“我还能干得动,上岁数了也不能光赖着你们,我也得出点力。”二儿媳孙春梅说,这是武桂英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,平时武桂英常围着灶台,劈柴、做饭。

“她好管闲事,是副热心肠。”二儿子周同春说,小时候,有个路过的外乡人上门讨水喝,武桂英二话没说

给对方盛了一碗捞面条。对方快吃完时,武桂英又舀了一勺子面条,绕到对方背后,也没打招呼,便将面条倒到碗里,“背后一勺子”的称呼由此传开了。

去年,大儿媳宫颈癌术后出院后,武桂英便承担起所有家务,变着花样给大儿媳做好吃的。面对治病欠下的5万多元债务,大儿媳每天愁眉不展,武桂英每天想着法逗儿媳乐和,“娘年纪那么大,心却比我们能装事。”周同春感慨道。

“只要我回家,娘就会提前一天去地里揪野菜。”周同春说,母亲虽然年纪大了,却一直记得儿子爱吃烫面野菜合。每次他从外地回家,一踏进家门就能闻到菜合香味。“有了孩子才知道当父母的那份心。”周同春说,虽然母子之间从未说过“爱“,但母亲的那份爱,咬一口烫面野菜合便直直地到了心底。

拥军母亲——白桂芹

“没有大家哪有小家”,25个子孙,先后7名服过兵役

□记者计思佳实习生常瑞霞文图

本报讯“这个是大孙子,这个是孙媳妇。”昨日,记者在洛阳市伊滨区佃庄镇西石桥村见到了“兵妈妈”白桂芹。今年已经93岁高龄的她依然身体硬朗,思维清晰,现在四世同堂,拿着全家福,也能说出每个人的名字。

白桂芹的大家庭中有四个子女,十一个孙子女,十个曾孙子女。其中,最小的儿子被她送去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,现在还有六个孙子正在当兵。当地村民一提起她,都会竖起大拇指说:“那绝对是个好妈妈!”

虽然子孙满堂、幸福安康,但白桂芹曾经也历经坎坷。由于早年丧夫,她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,赡养公婆,还带着四个子女,即使自己忍饥挨饿,也

绝不让公婆少吃一口,也不舍得子女累着。

“没有大家哪有小家,国家强大,咱们才能安居乐业。”虽然对自己的孩子十分疼爱,1979年白桂芹却把小儿子段铁军送去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。后来段铁军因故没有被分配到战场,但母亲的话他一直铭记在心。2013年东海南海局势紧张,段铁军让儿子段晓舟参军,保卫国家。数年来,白桂芹家先后共有7名子孙服过兵役。

白桂芹不仅是四位子女的老妈妈,更是街坊邻居的好妈妈:对门王祥荣今年66岁,从小丧父丧母,几十年来,缝补浆洗等生活琐事,全部由她照顾。邻居们谁要出门打工,全都把钥匙交给白桂芹保管。

如今,白桂芹已是耄耋之年,头上的每一根银丝都充满了生活的艰辛,但她脸上总是充满了和蔼可亲的笑。

坚强母亲——李凤莲

照顾残疾儿子二十载,撑起一片天

□记者余晓靓文图

本报讯她与穷困为伴,与患难依存。命运给了她两个特殊的宝贝,而她用母爱坚守着伟大,面对着人生,二十年如一日的悉心照顾,孩子生命里充满了阳光。她就是李凤莲,一位用行动诠释母爱的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。

一个新生命的诞生,带给父母的更多是喜悦,但在洛宁县河底镇元村李凤莲家中,孩子的出生成了家庭苦难的开端。李凤莲的长子洛明,4岁时逐渐开始表现出行动上的笨拙,奔波在各地却始终找不到病因。

孩子的病痛日益严重,积蓄也几乎花光,但李凤莲不愿放弃,她变卖了家中的老牛,变卖了维持生计的粮食,继续辗转于全国各大医院,但孩子的病情依旧不见好转,甚至更严重了。

为洛明治病期间,二儿子降生了,然而命运捉弄,二儿子金鸽四岁时,表现出与哥哥相同的症状。李凤莲强压悲痛,她四处借钱,为儿子治病。“只要有一口气,就绝对不会放弃给儿子生存的机会。”祸不单行,千辛万苦攒的钱又偏偏丢失,辗转回到家后才得知公公刚离世,她忍不住放声痛哭。

面对苦难,再苦再累她也坚持。丈夫为了生活外出打工,两个孩子全身肌肉萎缩不能自理,衣食住行都需要她天天坚持照顾。为了孩子能晒太阳增强体质,李凤莲抱着孩子出去一天就是几个来回。生活上还要照顾家里90岁的老人,就这样一坚持就是二十多年。

困苦中面对好心人的劝说,李凤莲依然坚定地说:“我不会把孩子送进福利院,只要孩子们活着一天我就照顾一天,让孩子们在世上高兴一天!”

接力母亲——刘雪燕

两代人照顾弃婴,延续母爱17年

□记者余晓靓文图

本报讯17年前,刘雪燕的母亲收养了路上捡回的患有先天性双足内翻的弃婴小路奇,老人对孩子不离不弃,靠拾破烂、卖冰棒艰难地挣钱供养孩子,并给孩子做了9次手术。

2008年,老人因积劳成疾带着遗憾离世,她从母亲手中“接过”小路奇,“俺就是再难,也不会苦了孩子。”她就是刘雪燕,偃师城关镇窑头村人,一位将母爱续写到极致的母亲。

母亲去世后,刘雪燕除了要照顾生活不便的小路奇,还要照顾卧床的父亲。兄弟姐妹又不能帮助,她不止一次在背地里抹过眼泪,“作为大姐,我不能倒下,再困难也要撑下去。”

刘雪燕说:“俺妈去世前一直反复念叨着小路奇,这是俺妈的最后心愿,就是再难,也要照顾好这孩子。”

承诺就意味着要承担操劳和辛酸。为了帮忙,刘雪燕的女儿从大学毕业后一直没有出去找工作,一帮就是大半年。生活的负担越来越重,她经常感到力不从心,到医院检查发现,她已有严重的健康问题。也想放弃,但一看到小路奇,刚强的她,咬紧牙关,最终还是选择了坚持。

在刘雪燕的精心照料下,小路奇现在能拄着拐棍行走,学习也很勤奋,经常看书到深夜。“现在虽然生活不容易,但路奇就是我的亲孩子,要尽一切力量供孩子上学。”刘雪燕说。

现在,刘雪燕最大的心愿就是给小路奇做最后一次矫正手术。目前是做矫正手术的最佳时期,而手术所需的巨额费用,对这个贫寒的家来说无疑是天文数字,但刘雪燕并没有放弃,她依然在努力筹措着。

相关阅读:

郑州黄河铁路大桥即将“退役”

全省9地市将迎降雨 明天范围进一步扩大

新乡高速服务区环卫工3年捡钱十余万 全部上交

网友评论

关于河南热线|服务条款|广告服务|联系我们|招商合作

Copyright ©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:河南热线 中文域名:河南热线.cn

豫ICP备13019708号-3 经营性网站备案:201311130000007971 郑公安网备:41010502000017

郑公备:41010502000017